四大AMC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
1、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央金融企业,2012年9月25日,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公司注册资本258亿元人民币,由财政部控股,持股比例为98.06%。
总部位于北京市,中国华融由政策性金融机构转变为市场化金融机构。2015年10月30日,中国华融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2、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央金融企业,成立于2016年12月11日,注册资本512.34亿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共同发起设立。
3、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企业。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收购并经营金融机构剥离的本外币不良资产; 追偿本外币债务; 对所收购本外币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进行租赁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重组。
4、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央金融企业。中国东方前身为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于2016年9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自成立以来,中国东方始终以“保全国有资产、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国企改革”为使命,将依法合规经营作为生命线,累计管理处置各类不良资产两万亿元,为国家金融系统的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一、四大现状
四大AMC经历这么多年的发展,早已成为全牌照的金融控股集团。
虽然监管机构不停的要求回归主业,但现实是,每家AMC旗下每一个金融牌照都能赚钱,虽然没有不良来得快。
四大资产管理主要为解决上个实际90年代末2000年初四大行不良而设立,以收购、管理、处置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以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为主要经营目标。
当初设计寿命10年,但后来业务逐步多元化,持续经营能力不断强化,政策性处置不良期结束后存续作为一类特殊的金融机构保留。2017年监管风暴后,四大AMC逐步回归主业,聚焦在不良和特殊资产处置,当前四大AMC整个金控集团的雏形基本形成,旗下银行、券商、信托、私募、金融租赁等逐步齐全。
四大旗下金融机构情况:
(一)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
东方资产管理下有多家金融子公司,截至2017年底,持有中华联合保险51.01%股份,大连银行50.29%股份,东兴证券52.74%股份。另外,东方资产管理控股大业信托41.67%股份,还持有中国外贸金融租赁6.79%股份。
(二)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
信达资产管理下的子公司涵盖了银行、证券、期货、信托、保险、金融租赁等领域,截至2017年底,信达资产对各金融子公司的控股情况如下:控股金谷国际信托92.29%,南阳商业银行100%,信达证券99.33%及其全资子公司信达期货,信达金融租赁99.91%,幸福人寿保险51%,信达财产保险51%。
(三)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
华融集团下的金融子公司提供银行、证券及期货、金融租赁及消费金融等金融服务。截至2017年底,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控股华融国际信托76.79%,华融湘江银行40.53%,华融证券71.99%,华融金融租赁79.92%,国荣消费金融55%。
(四)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
长城资产控股金融公司有长城华西银行71.88%,长城国瑞证券67%,长生人寿保险50.99%,长城新盛信托35%,长城金融租100%,长城投资基金等。另外还少量持股有光大证券等。
二、盈利模式
四大靠什么吸引投资者?靠的就是牌照优势和盈利能力!
在中国,金融牌照是稀缺资源。相应的牌照,加上成熟的公司治理,不想盈利都难。
至于盈利模式,
首先,银行的某些不良资产包,不是任何公司都能去拿下来的。监管有明确规定。
其次,利用专业人士(法律、财务、评估)的知识,经过尽调后,将银行的不良包折价拿来,将能变现的变现,不能变现的再转手卖给民间的小公司。稳赚不赔。
第三,相对于不良,放水是更为暴利的生意。特别是数年前,地产火热之时。当然,现在监管趋严,但还是可以想法通过非金不良设计交易结构。
平常业务中,我们基本没有小金额的项目。随便一个分公司,几十号人,放出几十亿,利润几亿。
相比银行,我们没有支行网点,少了许多支出,盈利自然上来很多。
不良资产行业的运营核心是能否通过资产质量的提升或者资产本身升值提高处置价值,或者以足够低的价格获取安全边际。
不良资产的主要的升值渠道有:
(1) 折价买入,大幅折价买入资产及抵押物,处置后获取差价收益。
(2) 潜在当期收入,投资组合内具有的当期收入部分提供较为稳定的现金流。
(3) 运营增值,将收购后资产交于专业运营服务平台,负责收购后的资产运营,通过积极的业务经营、资产重组等提升资产价值,加速现金回收。
(4) 资产升值,寻找有升值潜力的资产,获得资产升值回报。
(5) 退出收益,通过运营增值将不良资产正常化后,退出项目实现超额收益。
而具体到处置手段上,已不仅仅局限于处置债务本身,而是各种手段的综合运用,跨越各类资本市场,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催收、司法诉讼、强制执行、破产清算等方式进行处置:收购不良资产后,采用催收或司法途径快速处置尽快变现。这是传统不良资产处置方式,也是大部分债权类不良资产最终回款方式。
(2)向投资者转让不良资产:收购不良资产后对不良贷款进行重新组合而形成不同的贷款组合,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贷款组合的最低接受价格,向投资者再度出售或转让。包括公开拍卖、协议转让、招标转让、竞价转让、打包处理、分包处理等。
(3)债务重组:收购不良资产后,对于具有发展潜力的资产,通过再投资以及债务重组的方式进行处置,追求资产重组溢价。通过债务调整和业务重组,帮助债务人恢复盈利能力,摆脱困境。
(4)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具体的操作过程是,由发起人把若干笔不良资产或不良资产收益进行捆绑组合,构造一个资产池,然后将资产池出售给一家专门从事该项目基础资产的购买、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特定目的载体(SPV),SPV以购买到的资产为基础发行债券,并委托发起人处置资产,资产处置形成的现金流用于向债券购买者支付债券本息。
(5)市场化债转股:将不良资产转变为对企业的股权,变原来的债权债务关系为投资关系,由企业的债权人转变为企业的出资人和股东。债权转为股权后,原先的换本付息转变成按股分红,参与企业重大事务决策,但不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当企业度过难关,即经济好转后,再通过上市、转让或者企业回购股权等方式实现退出。市场化债转股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 AMC、私募基金、险资等都参与了本轮债转股,AIC则是为了更好的落实银行债转股专门推出的新型金融机构。
(6)上市公司纾困基金:由于近年来股票质押渠道的多样化,上市公司大股东参与股票质押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股市下跌造成大股东爆仓事件频发,股票质押新规、减持新规等一系列法规发布后,股票质押、大股东减持等受到了限制,使得上市公司通过股票质押途径获得资金变得困难,为了帮助上市公司渡过流动性困境,由各地政府组织成立纾困基金向上市公司提供资金,AMC、私募基金、证券基金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纷纷加入进来。目前纾困基金的救助范围已经突破上市公司的范畴,一些比较优质的、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也纳入救助名单中。
(7)并购基金:由AMC或其他机构联合上市公司或其他有收购意向的公司设立并购基金出资收购拥有不良资产的企业,被并购企业获得并购基金的资金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再由上市公司或有收购意向的公司以现金或者股权支付的形式,将被并购企业并入。这一模式将达成多赢的目标,被并购企业获得并购基金的资金支持,缓解现行的运营和债务压力,基金投资人获取企业经营收益,收购公司完成业务发展布局。
(8)权益类投资:向产生不良资产的企业进行注资、定向增发、增资等权益类投资,作为财务投资人进入企业,缓解企业的资金困难,帮助企业进行整顿,当企业经营好转时,再通过股权转让、上市等方式退出,获取投资收益。
(9)提供债权融资:向产生不良资产的企业提供债权融资,例如过桥贷款、信托贷款、大股东贷款、股票质押贷款等债权融资,也可以通过购买企业应收账款、以物抵债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缓解企业的债务压力,或者以提供增信担保的方式帮助企业进行债务展期,承接企业到期债券,作为劣后方帮助企业发行债券等方式向企业提供融资支持。